跳到主要內容區

歷史沿革

  • 口腔醫學範疇日益擴增,然綜觀國內仍無類似整合口腔醫學暨顱顏有關之醫學專科之研究所,有鑑於此,本校因應口腔醫學發展方向,成立顱顏口腔醫學研究所。
  • 民國89年8月-黃炯興醫師規劃成立「顱顏口腔醫學研究所」,並為第一任所長。
  • 民國90年8月-正式成立「顱顏口腔醫學研究所」, 所址在長庚紀念醫院林口醫學中心教育大樓
  • 民國91年5月-本所招收第一屆學生(91學年度入學)
  • 民國96年9月-所址正式回歸長庚大學第二醫學大樓四樓
     

timeline

本所宗旨

  • 整合顱顏口腔之臨床醫學與相關基礎醫學,致力提升顱顏口腔之研究、教學及醫療品質。

本所特色

  • 本所整合口腔醫學及顱顏相關醫學,國內尚無類似之研究所。
  • 拓展學生視野及學習領域,強調科際合作,培養專業人才,團隊研究醫療,具有特色。
  • 整合資訊工程研究所發展顱顏影像,整合醫療機電研究所發展顱顏力學,也整合生醫所、臨研所發展顱顏口腔細胞生理。
  • 全英文授課,參與國際研究學術討論,主辦國際會議。
  • 臨床研究與基礎醫學整合,專注顱顏影像、力學、組織工程及基因研究。
  • 專科醫師訓練與研究結合,培育提升醫療品質。

教育目標

  • 整合醫學影像資源,培育顱顏口腔生物醫學影像人才
  • 整合生物力學資源,培育顱顏口腔力學人才
    • 口腔功能中最重要的要屬咀嚼功能,人為活而吃,要吃的好,就須了解如何施力,上下顎骨運動及牙齒咬合、假牙、植牙、矯正、牙周,莫不應用力學來重建口腔功能。本所整合機械工程研究所、醫療機電工程研究所之師資提供生物力學、顱顏口腔工程、電腦輔助工程、分析及醫療植體設計,讓臨床醫師更深入了解生物力學,應用提升於口腔醫療品質。
  • 整合細胞生理資源,培育顱顏口腔細胞生理人才
    • 了解細胞組織間相互作用如細胞轉移及分化,細胞間交互作用、細胞介質傳導、細胞基因機轉控制、生長因素作用、鈣化、牙齒形成及生長、骨骼及纖維細胞之形成及作用,均會影響臨床醫療之觀念及成效。口腔功能中最重要的要屬咀嚼功能,人為活而吃,要吃的好,就須了解如何施力,上下顎骨運動及牙齒咬合、假牙、植牙、矯正、牙周,莫不應用力學來重建口腔功能。本所整合機械工程研究所、醫療機電工程研究所之師資提供生物力學、顱顏口腔工程、電腦輔助工程、分析及醫療植體設計,讓臨床醫師更深入了解生物力學,應用提升於口腔醫療品質。

教育目標

本所願景

  • 提昇顱顏口腔醫學之教育品質

(a) 以多元化入學方式,錄取優秀學生。
(b) 提供教師進修管道,促進教學相長。
(c) 配合專科醫師訓練制度,訓練具有自我改善能力的專科醫師。

  • 提昇顱顏口腔醫學之研究品質

(a) 結合臨床醫學及基礎醫學相關學科,應用最新醫學知識於顱顏口腔醫學領域。
(b) 結合電腦科技最新發展,促使顱顏口腔醫療自動化。
(c) 積極爭取各種研究經費資源,創新研究領域。

  • 積極與國際顱顏口腔醫學接軌

(a) 邀請國際學者擔任客座教授。
(b) 接受國際研究生,英文教學推展種子醫師計劃。
(c) 發展國際研究合作計劃,促使本所研究生根與深耕。